营造漫不经心的文学境界
2020-11-14 07:11:0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  汪曾祺是大作家,然而他又是“小”作家,从体量上讲,他没有写过长篇小说,也没有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部头。再则,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散文,他的作品没有宏大叙事,都是家长里短的琐事,小说中的人物不是达官显贵,尽是那些平淡的小人物。好在评价作家和作品,不以体量作为唯一标准。在作家圈里,都说他有趣好玩,其作品看上去漫不经心,却是一种文学的境界,一种文学的价值追求。

  其实,对于文学创作的方法论,汪曾祺有着长期的思考,不过这些思考散布在他的书评、随笔和杂谈之中。新近出版的《汪曾祺的写作课》(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),全面体现了他的文学创作观,阅读本书之后,再欣赏他的小说作品,就会发现他的文字如同老酒,醇香悠远,蕴藏万千气象。

  该书精选了汪曾祺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文章35篇,包括对阅读的经验之谈,如《开卷有益》《谈读杂书》《读廉价书》等;对技巧的精确提炼,如《思想·语言·结构》《小说技巧常谈》《文学语言杂谈》;对创作的深刻感悟,如《小说创作随谈》《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》《我的创作生涯》等。

  汪曾祺作为沈从文的弟子,写作深受其影响。不仅如此,他还认真研读沈从文的作品。本书中收录的首篇文章便是《沈从文和他的〈边城〉》,汪曾祺在解读《边城》的同时,表达了文学创作见解。沈从文的《边城》在文学史上地位不言而喻,汪曾祺说这是一首近七万字的长诗。小说的语言有诗意,是对一个人文学修养的极大褒奖,而小说中的故事富有诗意,那就是一种文学高度了。他在文中谈到,小说要想塑造出诸如翠翠这样成功的文学形象,就要贴着人物写——笔要紧紧地贴近人物的感情、情绪,不要游离开。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、共哀乐,随时和人物生活在一起,除了人物,什么都不想,用志不分,一心一意。

  在《思想·语言·结构》一文中,汪曾祺表达了自己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看法。在他看来,小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思想。这个思想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、独特思索和独特感悟。简单地讲,就是小说家要有作家的主心骨。小说家对生活的认识,比平常人要看出更深、更广的意义。对于小说的语言,汪曾祺认为,语言和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,无法把两者剥离开来。语言不好,小说必然不好。语言的粗俗就是思想的粗俗,语言的鄙陋就是内容的鄙陋,写小说就是写语言。作为小说家,语言要贴着生活,要在方言和民间文学中寻找语言的滋养。

  要想写出好的小说,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功课。对于如何阅读,汪曾祺有自己的体会,他在《开卷有益》一文中谈到,作为文学爱好者,应该博览群书,但是也要有所侧重、有所偏爱。一个作家应该认识自己,知道自己的气质。而认识自己的气质,就是看你喜欢读哪些作家的书。书和人是有缘分的,怎样的气质,就选择怎样的书去阅读。在他眼里,写作者读书不能仅仅只读文学书,文学之外的书也可以多读一些。汪曾祺其实就是这样的作家,他看书非常广泛,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《宋提刑洗冤集录》这样的书,他读起来也津津有味。正是因为他看书多而杂,知识积累丰厚,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。

  在该书中,汪曾祺对于小说技巧、散文写作方法、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关系、民间文学的价值等,均有独到的见解。无论是他的文学作品,还是他的创作观念,必将历久而弥新。(陈华文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